“我听许籼说现在还是缺药,但在我看来南峪已经做的不错了。
您看这样行不行,您算算一年到头能拿出多少闲钱来,我回去也跟上面反应一下,让市里也承担一部分,当然,社员个人也要承担一部分,不过肯定是承担最小的那部分。
如果这事能办成,以后社员去城里看病就不用交钱了,直接走统筹,公对公结算。”
唐植桐完善社员医疗保障的思路跟几十年后基本一致,走合作医疗的路线。
“那我算算账。”唐植桐给出的方案没有达到殷富贵的预期,他有些意兴阑珊,不太情愿的拿出了生产队的账本,翻看起来。
唐植桐在一旁看着,也无奈,不是不想让生产队走公费医疗,确实是因为农村人口基数太大,即便是自己提出来,市里也不会同意。
南峪生产队现在账面上有一万多块钱,大大出乎了唐植桐的意料。
“殷大爷,我这两天走过好几个生产队,南峪是最富裕的一个。”唐植桐在看到金额后,给殷富贵竖起了大拇指,这妥妥的是领导有方。
“唉,别看账上有钱,也不能都用在看病上啊。队上添置牛啊、骡子啊,锄头、镢头啥的,都得钱,这点钱根本不够用。”殷富贵虽然很想为社员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但牵扯到花钱还是很肉疼,在他的设想里,如果唐植桐能说服上面给全承担就好了。
“瞧您说的,这才开春呢,眼瞅着就要夏收了,夏收后,国家收购粮食得给钱吧?等秋收后还有一笔钱吧?我一路从四九城过来,就属南峪生产队的麦子长得好,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唐植桐看殷富贵的模样,夸赞之词犹如不要钱般的砸了过去,生怕殷富贵反悔。
其他几个生产队目前还在为口粮发愁,眼下顾不上合作医疗,现在好不容易逮住一个南峪,唐植桐可不愿到手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