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爱军还特意问了一下嫌疑人拿的什么单位开具的证明信,有了这条信息,去售票口蹲守又多了条线索,甚至不用看脸,只要是落款是冶金所的,可以直接摁住问话。
也多亏了眼下出行必须出示介绍信,当然,工作人员偶尔也不问,但市局办案会提前打招呼,就方便甄别了。
武爱军回到市局,将这一重要线索向专案组汇报,专案组立马安排人去买最近一班开往津门的车票,于此同时又跟铁路部门确定了嫌疑人所乘坐车次到达终点的站点和时间,并要到了电话。
这一通长途足足打了半个多小时,通过最原始的人找人方式找到了列车长和嫌疑人所在车厢的列车员。
市局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嫌疑人有没有中途下车、有没有补票至其他站点。
有没有补票很好理解,无非是路过票面上的终点不下车,补一下后面旅途的车票差价。
中途下车也是这个年代常见的一种操作,车票票面会卡有“三日内有效”的印章。
这个“三日内”有效并非从发车日期起计算,后面三天内都可以乘坐开往某某地的意思,而是上车后可以中途下车,并凭借此车票在三日内免购车票再乘坐其他车次抵达目的地。
当然,重新上车可能就没座了。
对于市局的问话,列车员给出了很肯定的回复:“我对这个人有印象,他上车后有些急躁,隔上三五分钟看一次手表,问了我三遍火车什么时候到津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