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贩干这行,惯会看人,他知道只要不答应,眼前这人会立马转身走人,这个锅本来就是乡下按废品价收来的,已经压手里有段日子了,就眼下这行市,谁家还涮火锅吃?能赚两块就赚两块吧,见好就收。
唐植桐达不到“一把抓”的境界,但去年那一阵子“便民服务”也没白干,现在一上手,就能掂量个八九不离十。
摊贩从旁边小摊上借了杆秤,勾上火锅,五斤二两,跟唐植桐预料的重量差不多,十二块四拿下。
人多眼杂,唐植桐也没往空间里塞,只能单手勾着环,叮铃啷当的往下一个摊位走。
虽然跟小王同学申请的专项资金有点不大够用,但唐植桐不想再跑一趟,先用小金库的钱垫上吧。
这个摊位也有火锅,同样是紫铜的,还不止一个,不过有顾客正在光顾,摊主在一旁伺候着。
“伱跟我说这是宫里出来的?你见过宫里的火锅什么样吗?那起码得是个掐丝珐琅的,你这个撑死了是东来顺的。”顾客是个老头,说话跟逗闷子似的。
唐植桐在旁边乐了,市场上这些摊贩是一个老师傅带出来的吗?话术都一样。
“这事还得是您呢,看的真准,这就是以前东来顺的家伙。”摊主被老头噎的一愣一愣的,但开门做买卖嘛,也不敢还嘴,赔笑的同时还得顺着说。
“你倒会借坡下驴。”老头一眼摊主,将火锅端远了,眯起眼来看的仔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