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没啥想法,编纂组的同志觉得什么名字合适,就用什么好了。”唐植桐也放下筷子,微笑以对。
倒是小王同学,没听太懂,但隐隐觉得这玩意要用姓名命名?
留意到女儿疑惑的目光,叶志娟才笑着解释道:“我也是才知道不久,西方医学里面,对于疾病、手术、新原理、新方法、临床检验等专业术语冠是可以用人名、地名、事件或事物来命名的,发现人享有优先权。桉子,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听您这么说,很涨见识,我还是头一回听说这种说法。不过我不是学医的,志不在此,真用我名字去命名反而糟蹋了这个机会。在这件事上,我只是抛砖引玉,后面更多的工作都是编纂组的同志在努力,让能决定的人去决定吧,只要不用我的名字,怎么着都行。”唐植桐沉吟一下,说道。
“你想好了?编纂组可是有很多专家的,有人提出要破例收你做徒弟,让你转行当大夫呢。”叶志娟笑眯眯的说道,命名,看上去只是一个名字,但背后牵扯到很多,能用这个做的文章则更多。
“可别,真去了我还得从头再来,我现在的生活、工作就挺好。”唐植桐连忙摆手,先不说学医吃得苦,等自己学出来估计正好赶上医生下乡,到时候小王同学怎么办?两地分居?分开再想调一块可费老鼻子劲了。
唐植桐生怕自己说的不够明白,补充道:“我最近不止听一个人说过,市局要提级,我们科长私下跟我保证到时候给我提副科。颜处前阵子为了找我,找了市局的胡局,胡局从他手里敲了二百吨煤,我自己琢磨着提副科应该很稳了,没必要再从头开始。”
“你不错,很好。”听女婿这么说,叶志娟已经没法再满意了。
说到底,女婿才二十岁,二十岁的副科,虽然有些机缘巧合,但这里面没有借助家里任何人的关系!
说话、办事有些许不稳妥又怎么了?比起那些大老粗来,这已经很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