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去年大搞小土高,煤炭消耗极大,冬天的时候供应就很紧张,而唐植桐把抵押房子的钱都用在了囤可食用的物资上,并没有买一些煤炭放起来。
虽然空间有不少木柴,但家里的老旧的炉子并不支持烧柴,所以去年冬天就那么凑合了一冬。
今年尽管小王同学说没有那么娇气,但唐植桐可不舍得让她冻着。
今后几年由于众所众知的原因,各种物资的产量都会下降,到时候带来的肯定是煤炭供应不足,而唐植桐的空间里有大量的木柴、柈子,所以他才打算搞个“改进版”的火箭炉。
厢房不用24小时不断火,下班后点着,吃完饭回屋,只取暖的话,足够用了。
最重要的是空间里有用不完的木柴,一分钱不用花,而唐植桐只需要偶尔出门“买”点木柴回家就行。
“唐老师,你这是画的炉子?”路坚抄完作业,瞅了一眼唐植桐的作品,问道。
“嗯,家里的炉子不旺,我想自己改一个。”唐植桐笑呵呵的回道,这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不怕别人看。
“啧啧,唐老师真是多才多艺,连炉子都会做。”路坚看不懂,但不妨碍他会夸人。
“嗐,瞎画,还不知道行不行呢。”唐植桐整了个半成品,除了烟筒的直径外整个炉子的尺寸都定了,众所周知,出风口越大,炉火越旺,但唐植桐对烟筒的尺寸不熟悉,打算先确定好再画上,省的后面再返工。
下午课间的时候,唐植桐去了一趟后勤处,将有线系593班几位参加劳动的同学姓名报给了魏之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