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下班还有段时间,唐植桐没有先去告诉方圆好消息,而是帮谢渠和余福银卸完邮包,把谷漫苍的事情说了一下。
强调亲自交给对方家属,这年月那边的公职人员也缺粮,压根就不敢用白薯去考验人性。
“方科都答应了,我们更没问题,绝对办的妥妥的,亲自把白薯交到唐股长同学的家属手中。”谢渠和余福银对视一眼,干脆的答应下来,人心都是肉长的,本来走这条线就有些于心不忍,这次碰到有需要帮忙的地方,自然是不拒绝的。
“还有个问题,那边怎么进站?我们送出去的话,一来停车时间上不允许,二来制度上也不行。”余福银想的多一些,这忙能帮,但还需要完善。
“能不能跟那边接站的人说一声,领着进去?”唐植桐也想过这个问题,自己倒是能凭着工作证出入,但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就太难了。
按照正常流程来讲,农民可以凭借公社开具的介绍信买车票,然后进站后不上车,专门在那等着,但这种时候,公社很大概率是不会给开介绍信的……
“要不这样,我们下个星期过去的时候,跟那边的接站同事说一声,等下下个星期二的下午让家属在车站外面等着,由那边的同事领进去?”谢渠琢磨了一下,说出了一个方案。
“可以,到时候,让我同学的家属在脖子上系上一块红布,跟红领巾似的,好认。”唐植桐补充道,两方互不相识,得有个接头的信号。
“这个办法可行!但还有一点,我们怎么确认进站的就是唐股长同学的家属?”余福银想了想问道。
“到时候你们核对一下我同学的名字和学校,我同学叫谷漫苍,今年才来邮电学院读书。如果对不上的话,就把东西带回来。”唐植桐看了一眼余福银,考虑很周全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