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植桐随着王静文往外走的时候,听见周围有人低声议论“两张票呢、真有钱、什么家庭啊”一类的话。
既然能让当事人听见,语气都是羡慕的,也许有人眼红,但比较克制,没有表现出来。
交款、提车的地方人就少了很多,一会的工夫,俩人一人推着一辆自行车从王府井百货大楼出来。
车都是商场提前组装、调试好的,这年头的消费者没有多少天包退包换的待遇,只享受有限的售后服务,比如打气……
唐植桐以前看过一些,有些大聪明来到这个年代后自己攒件组装自行车出售。
唐植桐以前投递过程中接触过修车铺,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上一章交代过,自行车由交电部门管理,人家对自行车配件限制供应,禁止用零件攒装整车,车架、车把、车圈、前叉等大件更是只供应维修点不供应零售商店。
世上没有傻子,有人想钻漏洞,但也有人专业补洞。
挣钱的方式都在刑法里写着,能“挣”到,但不一定有命花。
当然,现在刑法还没有颁布,但不要以为漏洞更大,有几项万能的兜底“罪名”,逮住照样吃花生米,还是家属自费那种。
买完自行车并不是万事大吉,还要去上牌,跟以后的机动车上牌差不多。
眼下的自行车上牌要去税务部门,自行车车牌在税务部门的官方叫法是“车捐牌”,有车捐牌就有车捐费,类似于机动车的车船税,按年度缴纳,每辆自行车2.3元/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