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孩子长得快,现在普通百姓只要是给孩子准备衣服、鞋子,无论是买还是自己做,都选择大一号。
第一年、第二年挂着穿,第三年穿着正好,第四年绷着穿,第五年缝缝补补给弟弟妹妹穿。
所以街上很多孩子的衣服都不合身,不是小了就是大了,鞋子不是掉鞋跟就是漏了脚指头。
无它,穷,为了省钱。
凡是能穿大小合适新衣服、新鞋子的,都是家境不错的人家,王静文就属于这种,听唐植桐这么说,也附和道:“妈,这碎花料子做个裙子挺好,大了不好看。”
“行,听你们的。”儿媳和儿子不再闹别扭,张桂芳很高兴,再加上俩闺女期盼的眼神,她痛快的接受了建议。
“静文,你抽空带大家去街上的缝纫店去量一下尺寸,在那边做吧。”由于前几年布票发的多,带动了不少缝纫店就业,接受来料加工、修补等工作。等布票定量减少,这些店的主要工作会从来料加工转变成修补、拆洗……
“行。”王静文痛快的答应下来,她之前大都是买成衣,但偶尔也扯着布去加工,对流程不陌生。
张桂芳想着让缝纫店给裁出样子、锁好边,然后自己缝起来,但看到儿子儿媳已经决定,张了张嘴,又把话咽了下去。
“伱的衣服等回来再做?”王静文一边叠着布料,一边问道。
“嗯,等回来再说,先紧着你们用。”唐植桐对吃食有要求,但对着装的要求并不高,打着补丁的一样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