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只有一把暖瓶,竹编外壳的那种。
暖瓶在现下来说是非常稀有的一种日常器具,容量不是按升来计量,而是论“磅”。
在外面炒更好,黑灯瞎火的,母亲和妹妹们只会闻到香味,看不出锅里有半粒米大小的板油渣。
“你这孩子,光吃兔肉啊,我去切点白菜,一会炖里面。”张桂芳回屋焖米饭前,瞅瞅锅里,然后把手里的木柴塞给凤珍,吩咐道:“看好炉子。”一会的工夫,半颗白菜就进了锅,唐家用的炒锅直径大概40厘米,这下差点连锅盖都盖不上。
锅的大小是有计量单位的,比如印、张。
有人说“印”通“饮”,表示够几个人吃;也有人说1印是初生儿脚长;还有人说印是inch的汉语叫法。
总之众说纷纭,唐植桐搞不清楚,可能随着时间流逝,能说清楚的人会越来越少。
“放些白菜能多做点,一会给你马大爷端碗过去。这次买糖借了你马大爷家这个月的定量,咱下个月还。”张桂芳端着碗,在炉边等着。
“行。”唐植桐点头答应,这年头邻里绝大部分是和睦、互助的,谁家做了好吃的会分一些给邻居尝尝滋味,唐家三兄妹从小到大没少尝马大爷的手艺。
土灶烧的旺,不到半小时,兔肉就炖熟了,由于没提前腌制,唐植桐多放了些盐,一顿吃不了,剩下的放到明天腌进滋味去更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