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由於刚才,面对汽车爆炸时,这个「江夏」的反应略显违和。再加上这次的案件和基德有关,安室透怀疑旁边的「江夏」,其实是基德易容而成的。
所以……
难不成是基德易容成了江夏,然后把江夏易容成了別人?——比如面前这个很像「松田」,却自称「黑泽」的青年?
安室透脑中一瞬间闪过了这个念头。
但理智一想,又觉得有些荒谬。
而且这个假设处处都是破绽。
首先,这样的话,之前一起打撞球时,他对「黑泽」的那种熟悉感没法解释——松田对拍照並不热衷,对录像就更一般了,別人很难通过影像模仿他的小动作。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有人刻意模仿了松田的一举一动,那也应该是在松田还活著的时候。
而松田被炸牺牲时,江夏才刚15岁……且不说江夏根本没有模仿松田的动机。就算有,3年过去,江夏的身高比之前拔高了不少,体型也有相应的改变,即使当时模仿得再像,现在也一定不一样了。
而且,江夏没道理听从基德的建议、跟这个怪盗合伙坑自己的老板……毕竟江夏知道,「安室透」可不只是爱兼职的普通「安室透」,而是组织里危险的「波本」。这种身份泄露出去,不管对他、对江夏,还是对那个被迫听到机密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危险的事,江夏没动机这么做。
安室透:「……」等等?
仔细想想,这有什么好纠结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