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亏的这附近资源丰富,他们一路行来都能断断续续的看到渔船,同一片海域,多条渔船也不影响捕捞。
叶耀东找好位置就减速,然后通知船工们下网。
他们轮流跟出海也学了小半个月,都知道咋弄了。
他也站在甲板上看着提前整理好的渔网,在微弱的橘黄色灯光下,从船的一侧开始释放,并且同时放出浮标跟浮子,使网逐渐展开并且下沉到预定深度。
渔网最下面有一个大铁猫固定在海底,一端连接铁猫,一端连接渔网,连接出有360度旋转构件,上面还有浮子,根据潮流网具就会旋转。
等网全部都下了后,叶耀东才又回到驾驶室,控制着渔船缓慢而又稳定的进行圆周运动,模拟的雷达进行扫描的样子。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使渔网在水中形成一个逐渐扩大的圆形或者螺旋形包围圈,从而驱赶并且集中鱼类进入渔网当中。
也叫帆涨网,涨水完毕,集鱼袋倒货,完了然后放回海里,等退潮完毕又起网倒货,完了又放回海里。
这样周而复始,一日四潮,日涨日落,夜涨夜落。
这种捕鱼方法非常少见,具体操作也都得靠渔民的经验与技术,这也只能特定的用于带鱼,也才能捕到肉质最为肥厚的带鱼。
并且捕捞上来的带鱼基本都是小眼带鱼,也可以叫油带鱼又肥又油又嫩,所以也才会相较于其他带鱼更贵一点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