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看你能挣多少钱嘛。”
什么千亿市场。
于春尹根本不信。
不过他也不准备打击外甥,拿出一万块钱让陈学兵做生意,也算是考验,也想过了,现在的年轻人一毕业,心浮气躁,想自己当老板。
让他去创业,无非就是三种结果。
最差的结果,这小子拿来花了,说明他还不适合跟着自己干工程。
中等的结果,他赔了,那算是试错,认识到自己不适合做生意,以后也能好好跟着他干。
最好的结果,他还真能赚钱,说明有点头脑。
至于能赚什么大钱,于春尹认为不太可能。
当初他升迁无望,选择提前转业下海,赶上了最好的创业年代,那时候生意确实好做,他还有不少地方关系,收了一批单位行政命令让职工认证的股票,挣了钱,又收了一家占地上百亩的工厂,一转手挣了200万,没怎么费事就挣出了身家。
那时98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