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米德老人带来的小伙子取出一罐麻油,仔细在铁棍上涂满油料,随即将铁棍抵在枪口,闷声发力。
虽然略显迟涩,但铁棍还是被稳稳推进枪管,一直探到底。
卡曼到这才看明白——原来这根铁棍是用来检验枪管是否笔直的工具。
验过一支枪,小伙子拔出铁棍,照前例检验第二支枪。同样一探到底,没有任何问题。
“这里的每支枪都钻过一次膛、磨过一次膛,膛孔光滑得就像娘们的屁股,保证每颗铅子打出去都是一条直线。”施米德老铁匠把其中一支火枪递给温特斯:“城内不能乱动枪,明天可以让我的小儿子陪您去城外装药打靶。”
温特斯接过火枪,凭手感估测重量大约有8公斤——比铁峰郡军目前使用的重型火绳枪要轻不少。
刚一上手,他又发现一处有趣的设计:施米德工坊火枪的“开火”装置不是常见的“射击杆”,而是一段月牙状的阻片。
他按下阻片,固定火绳的弯杆随之旋转。松开阻片,弯杆恢复原位。
作为对于枪械就像双手一样熟悉的军人,温特斯瞬间意识到“阻片代替发射杆”的优势。
道理很简单:扣下发射杆需要四根手指,只有拇指在握枪;阻片只用一根食指就能扳动,握枪的手指便多出三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