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敌将不守河岸,反而让出河岸,在内陆布防?”对这个问题,泰赤百思不得其解。
当天晚上他就明白了——至少说,他认为他明白了。
地形决定了盾之墙和匕首之墙大致呈L型结构。
如果[L]的尺寸小一些,小到火枪和火炮的射程之内,那么两堵墙之间的空地就有了一个术语称呼“杀戮地带”,也叫“杀戮场”。
虽然匕首之墙和盾之墙的尺寸以公里计,但这两道墙的相对位置仍旧意味着一种夹击态势。
墙不仅是防御敌人的盾牌,也是发起进攻的出击阵地——围城战术课的内容。
当天晚上,泰赤得知有大队人马从“长墙”出击,不仅不吃惊,反而大呼三声“好”。
[注:“长墙”和“短墙”是特尔敦人对“盾之墙”和“匕首之墙”的称呼]
他早就算准对方一定会趁夜突袭,而且一定是从短墙攻过来,长墙的鼓噪出击必然是诱敌。
无论如何,只要对方选择离开工事野战,就是给特尔敦人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