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三章 围攻(三) (2 / 15)

作者:尹紫电 最后更新:2025/7/2 9:17:00
        相比于研究「如何不被攻破」的传统防御理论,新式理论十分离经叛道,学院派们坚信「没有永不陷落的堡垒」,并以此作为一切讨论的前提。

        传统防御理论将堡垒视为一种耐用品,而陆军学院的新理论将设防营垒视为一种消耗品。

        抛却了「必须守住」的执念后,防御的重点就从防守本身,转向「迟滞敌人的攻城进度」与「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战术上,新式理论强调「守堡必守壕,守壕必守道」,即如果任由敌人占据堑壕一侧,那么墙头火力的杀伤效能将会大打折扣,堡垒的失陷也只是时间问题。

        防御的重点不是守住堑壕,而是阻止敌人接近堑壕。

        所以不同于***战争期间只是一道沟的堑壕,由陆军学院前炮兵科教研室主任,雷蒙德·蒙泰库科利中校亲自操刀的诸王堡防御工事,在堑壕前沿又加上一条下沉式的堤道。

        蒙泰库科利中校称之为隐蔽路、射击路。

        因为通过巧妙的设计,斜堤的坡度刚好保证,防守方士兵只要蹲在堤道里,斜堤上的攻城者就看不见他们。

        反过来,站起身,防守方的火枪手就能小身位向正在爬坡的敌人射击。

        ……

        此时此刻,克里斯·马洛准尉就站在江岸炮台的「隐蔽路」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