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筹建会议”的军官们绞尽脑汁拿出了一套方案。
又经历多次“辩论—修改—激烈的辩论—大刀阔斧的修改—更加激烈的辩论—推倒重来”的循环后,最终才得到了各方的谅解和认可。
方案具体是什么,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虽然在最终方案敲定过程中,各郡军队的代表都为本方的利益据理力争,谈判一度僵持不下,几乎无法取得共识。
但是,通过协商而不是通过武器来达成共识,本身就是最大的共识。
诸如[授衔方案]等历经波折磨难方才通过的决议,反倒只能算是搭建在这一地基上的亭台楼阁。
不过,“协商”固然结出许多令人欣慰的硕果。
仍旧有一些美好、宏远的设想,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譬如,温特斯极力主张为新共和国的军队建立一个总括一切的大后勤部,统一调配从军械到粮草的各项资源,全权负责为各部队提供一切所需。
从而将各支野战部队从繁重的物资征收、派发杂务中“解脱”出来,使之可以专注于作战与训练。
同时更合理地分配资源,避免再发生类似于“在河谷村抵挡敌人大军的白山郡、雷群郡部队只有少得可怜的铁壳榴弹,而背着用不完的铁壳榴弹的铁峰郡部队正在爬山”的情况再发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