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一闪,炮身猛地后坐,炮弹伴随着大炮的怒吼飞向敌人。
这次,梅森上尉的女儿们没有让一众炮手失望——炮弹正正好好飞进敌军方阵中央,顷刻间放倒数人。
炮弹落点周围的敌军士兵像受惊的鱼群一样朝四周逃窜,一时间甚至无人敢对伤者伸出援手。
那景象,就像是有一个巨人抡起一柄重锤,狠狠砸向一群站着不动的血肉人偶。
炮手们的头皮阵阵发麻,他们既觉得痛快,又觉得残忍。但是来不及感慨,第二炮组的炮手们立刻回到大炮旁,复位大炮、重新装填。
铲子港的围墙是赶工的产物,里侧本来只有半米宽的木脚架,可以勉强容纳一个人站在胸墙后面射击。
但是对于莫罗上尉而言都不是问题,莫罗带来的工兵将原本只有半米宽的支架改造成了临时的炮垒。
他们用板材拓宽了脚架,然后在木板下方加桩、堆土,使之能够承重。
从特尔敦部手上缴获的四门六磅长炮,此刻都被部署在这些临时的炮垒上,等待收割鲜血和生命。
莫罗确认了炮弹落点,又记下一行数字:“第三炮组,降低高度一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