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方正化在明末太监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现实中,也算是一股清流了。
相对于害死卢象升的高起潜,开门迎闯王的杜勋等太监而言,方正化可比他们高尚许多,他对崇祯皇帝、对大明朝的忠诚之心,丝毫不亚于陪崇祯皇帝一同赴死的王承恩。
但王承恩位居司礼监秉笔太监,可他在明末乱世中却并未有何建树,仅只有一颗忠心而已,在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北京时,陪着崇祯皇帝一起自缢于煤山。
而方正化虽同样也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但却与王承恩略有不同,他其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太监。
根据《明史》记载,方正化乃是山东文登县人,他在天启朝即已入宫,至崇祯时期,他逐渐被提拔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崇祯十一年时,方正化曾被任命为“总监真保涿易龙固等处地方御马监太监”,这是方正化第一次出镇地方,就赶上了皇太极领兵入寇,在直隶诸城全都沦陷的状况下,只有方正化守卫的保定、真定二府府城不失。
后来在崇祯十五年,清军又一次攻入关内,方正化再次负责监管保定、真定二府军马,协防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三关军务,兼管山西矿务,同样守城有功。
最后到了崇祯十七年,崇祯皇帝派方正化最后一次南下镇守保定府,他和同知邵宗元等人登城死守,最终战死于保定城。
在明朝末年殉难的内臣除了方正化和王承恩外,另有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司礼秉笔太监李凤翔,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张国元四人以死殉国难。南明弘光朝,建旌忠祠祀诸死难者,以王承恩为正祀,内臣方正化等皆附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