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前出军阵之外后,立刻向着中间的空处涌去,迅速填补了骑兵马队前面的空白,一万余的饥民结成了十个小方阵。
虽然看得不是十分真切,但仍可辨认出来,几乎每一个饥民方阵周围都有十余个老贼步卒,他们不停地吆喝着命令饥民行事。
…………
“督帅,贼军又动了!”中军官张明远说着便取出一杆千里镜,递给了永宁伯张诚。
这杆千里镜看上去略显古朴了一些,远没有勇毅军中其他参谋、将军们所用的千里镜精致,就连那些夜不收小队总用的千里镜,都似乎比这个略好。
在勇毅军中也只有高层的参谋和将军们知晓,永宁伯对这杆千里镜有着特殊的情感——这可是巨鹿之战前翰林杨廷麟所赠与他的。
永宁伯张诚一直使用这杆千里镜,既是对杨翰林的思念,也是对在巨鹿同卢象升一起杀奴的怀念。
这两年里他也曾数度致函杨廷麟,邀请其出山为自己军前赞画,可杨廷麟却已对朝廷失望至极,甘愿在家乡聚徒讲学。
其实,永宁伯也知杨廷麟虽然对朝廷所为,十分失望,但仍然是心念大明常怀救国救民之心,所以他也在京中为其活动,请求崇祯皇帝起复杨廷麟,只是这几年战事频仍,崇祯皇帝还没来得及思虑此事罢了。
此刻,永宁伯伸手接过千里镜,举起望去,虽相距足有三里,却也看得十分明白,贼军阵前十个小方阵,每个大约千人的规模……
“哼。贼人又要驱饥民冲阵了。”
孙时相这时也是刚刚放下千里镜,叹气道:“行军作战,最苦的永远是这些平头百姓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