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四十五章:盛京夕祭 (1 / 5)

作者:蜗牛非牛 最后更新:2025/7/2 5:25:28
        第三百四十五章:盛京夕祭

        明洪武十九年,改元代的“沈阳路”为“沈阳中卫”。

        天启元年时,老奴努尔哈赤就已经攻下了沈阳中卫,直到天启五年才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中卫,并开始着手修建皇宫,而到天启七年时,黄台吉继位大汗后又大规模扩建沈阳城,才逐渐有了今天的模样,崇祯七年,黄台吉更尊沈阳为“天眷盛京”,故而更名为“盛京城”。

        盛京城里的皇宫规模很小,完全不能同大明京城的皇宫相比,而其后宫的规模那就更小了,和本身就不算壮观的崇政殿合在一起,就等同于一个简单而完整的建筑群罢了。

        别说比大明京城皇宫如何,就连大明京城里的勋臣贵戚府邸都不如,甚至还不如大明江南官僚地主的府第富丽堂皇呢!

        努尔哈赤这一宗族,本是大明建州三卫中左卫下面枝部小族,势力并不强大,其祖上虽也曾受封都指挥使职衔,但一直都是依附于建州强酋之下,勉强维持部族繁衍。

        直到祖、父二人双双被杀,努尔哈赤这个大明朝廷忠心耿耿的龙虎将军发布“七大恨”开始,到现在也才不过是近三十年的时间。

        就是按鞑子头从辽阳迁都沈阳,又改称盛京算起,到如今也才只十七年而已。

        而宫殿建筑的简陋,恰恰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满清从茹毛饮血的渔猎起家,到如今这般列土称王也才数十年,在侵略大明、蚕食大明的同时,也一直在学习和模仿着大明的一切。

        包括宫殿建筑和朝政典章制度等等一切——无不是仿自大明王朝!

        最初的时候,鞑子们还不懂得应该把这一较大的建筑群称做王宫或皇宫,他们简单地以为管理国事和统治百姓的地方都属于做“衙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