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营都要依照军略军令迅速行动,不得拖泥带水,一定要事事抢先一步,趁清军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快速突破女儿河汇入小凌河的河口处。
只要明军在北岸站住脚,河上搭建起一座座浮桥,此战便算一场大胜。
到时,明军曹变蛟、王廷臣、祖大乐等总兵大将的兵马,即可源源不断的开往北岸,就不怕清军大队来攻。
更何况还有洪承畴、邱民仰、姚恭等人的标营,也都是十分强悍的力量。
而明军的本意也并不是要在野战之中,击败清军,他们大部队渡河之后,只要步步为营,缓慢逼近,解围锦州,便算是胜利。
总之明日的一战,确为非同小可,一个不好,便是明清双方数十万兵马的总决战。
对面可是如虎狼般凶悍的鞑虏,这几十万兵马的厮杀,可是生死难料,祸福只在瞬息之间,任你大将小兵,都有可能战死当场。
蓟辽总督洪承畴游走于各营之间,拼命给众位总兵大将打气鼓劲,就连大太监王承恩也是十分阴沉的言明在先:“明日之战,敢有畏怯后退,不肯为国力战者,咱家必定如实上奏皇上,要他不得好死!”
抚臣邱民仰、察院姚恭也是巡行各营,说了一大堆鼓励的话,将众将的士气激起。
尤其马科与白广恩二位总兵处,他们更是到了便不再离去,除了鼓励慰勉之外,更声言自己带着标营同来,若他们渡河确有困难,二人的标营亦会全力增援,共同鏖战奴贼。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