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发一言,只是凝神望着窗外,心中却在飞速盘算着,此番战事失利后的权力调整问题。
这一次的战略,完全出自他一人决断部署,当然其他各位王爷、贝勒、大臣们也都是赞成,毕竟在现实条件中,黄台吉的战略可以说是完全正确。
他们企图利用石门山、黄土岭,在松锦前线牵制住明军主力,而出一支偏师,急袭杏山、塔山明军后路,若是能再断了其粮道,那便更好。
在黄台吉的计划里,睿亲王多尔衮坐镇石门山,指挥正白旗、镶蓝旗清军牵制明军主力,再以肃亲王豪格领正蓝旗清军牵制黄土岭方向宣大兵马。
而豫亲王多铎则率领其余五旗的清军主力,沿女儿河谷南下,奇袭杏山、塔山等处,能攻取这些堡城更好,若是不能攻取,便截断各处通路,使明军后路断绝,以乱其军心。
三路清军主力大军中,最为重要的两路,竟分别以多尔衮、多铎这两个一奶同袍的兄弟为主将,其实也是黄台吉的无奈之举。
毕竟,自己的亲儿子豫亲王豪格难堪重任,而此次锦州之战,又是关乎国运的一战,他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但对于多尔衮和多铎兄弟,他也不能完全放心,所以才会派出郑亲王济尔哈朗和阿济格,制衡多尔衮,以免他在朝中和军中威望日隆,终成尾大不掉之势。
同时,更将自己直领的正黄、镶黄两旗派给多铎指挥,也是取的制衡之道。
因为如此一来,他们沙场立功,也丝毫不会影响济尔哈朗、阿济格、阿山、拜音图等人对自己的忠诚。
而他们却可以分掉多尔衮、多铎的军功,使其不至于因此一战之功,而获得极大封赏,为其增加威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