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六章:宣府军铁营 (6 / 8)

作者:蜗牛非牛 最后更新:2025/7/2 5:25:28
        张诚说到此处时,更是叹了口气,才又继续道:“尤其是俺答封贡后,我大明北疆边患有所缓解,除了小打小闹的袭扰,再无大战。

        而为了应付小股流窜的北虏骑兵,各镇军将私养“家丁”之事,遂开始盛行起来,然其弊端亦很明显,“奇兵”强则“正兵”必弱。

        自古以来,养兵之道无非是钱、粮、甲械诸物,而养家丁之耗费,远重于正兵,如此家丁虽强,正兵却是愈加羸弱。

        虽对上小股北虏,更显优势,然一旦情势改变,虏贼大聚时,仅凭家丁却又难以应对,而此刻各镇正兵军事荒废,又难以使用。

        更兼家丁多凭武勇出头,多弃火器而不用,致使我许多利器闲置,甚至是朽坏在武库之中,不敷使用,这飞礞炮也从此淡出各镇武库。”

        张诚这一番话,可谓是道出了大明军事上的弊病,这也是困扰大明皇帝和百官的一大问题。

        而其解决之道,却正是张诚在宣府北路所行之一系列改革举措,然此法在宣北可行,却无法在大明别处推而行之。

        只因大明各地都已形成固有的利益集团,他们盘根错节,已无大小之分,只有利益捆绑,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各处地方上的小地主,往往勾连县中豪绅、县令老爷,而县令老爷又会向上勾连州府官员,尤其是那些县中的豪绅,能量更大,甚至多与当朝权贵有所勾结。

        二百年来,大明产生出了一茬一茬的官员,他们致仕后,大多回到原籍所在县乡,置办田产,由此变生出一代代乡绅豪强之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