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知道,而且也相信,即使现在战死沙场,他们的家中眷属只会更好,而且他们的死后也会哀荣无限,更能享四季供奉与祭祀。
他们所有人都是亲眼目睹,当初援剿河南而阵亡的将士,都是如此,不止家中抚恤银钱一厘不少,他们的家属还将会得到一个“展功牌”。
这个展功牌,就只有疆场战亡者的家属才有,可凭此牌在当地官署换取减免田税、子女求学、老人赡养等政策,这可是大明的头一遭。
在宣北,可以说当兵已经成为了军户们最好出路,其次便是进入各处堡城的工坊里做工,可是张诚选兵又是极其严苛,所以当兵已经成为宣府北路军民的一种荣耀。
而且,这些随军援辽的将士们更听说,带此次得胜回师后,大帅还要建一座“褒忠祠”,用于供奉历次征战阵亡将士之亡魂。
这对于普通一兵来讲,可是无上荣誉!
此前他们战死沙场,可能整个家庭就会因此而毁掉,所以才会逢战必逃,为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身后的整个家庭。
而现在却不一样啦。
就算他们战死在沙场之上,非但家中能按时得到抚恤金,子女和老人也有各地兵站统一供养,而他们自己的英灵,也会被请入“褒忠祠”内,受四时五祭。
如此,他们便再无后顾之忧,正是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不止是宣北军户们趋之若鹜,就是宣府军各营将士也都倍感荣耀。
因此,为了守住今日的这一份荣耀,守住自己家人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们决不允许任何人对张诚不利,也心甘情愿的为张诚而战死疆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