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杜淳刚与田明遇一同巡视了东北角这面的阵地,便来高台处寻张诚,此时,他又抱拳行礼道:“陈将军,此间无事,鞑子也还有段时间才来,我再去别处巡一巡去,好叫儿郎们都精神点。”
杜淳刚离去不久,陈铮的独石步营中军骑兵千总赵汝亮便策马奔来,他才至高台下,连战马都来不及下,便喝道:“将爷,确是鞑子来嘞,咱还没见着大队,就差点被埋伏的鞑子哨探捉了去。”
他这时才翻身下马,大步“噔噔噔”的向高台走了上来,一到上面便再次报着:“将爷,咱还捉了个鞑子生口。可惜,也亡了一个弟兄,还伤了三个。”
赵汝亮说到后面神情竟有些默然,但更多的却是不甘心的倔强。
陈铮走前几步,拍了拍他的肩头,以示安慰,才出言问道:“可审过那生口?来的是哪一部鞑子,有多少人马?”
“回将爷,下边正在审着。不过,看鞑子衣甲,该是镶白旗的虏骑。只是,还不知具体的人马数量。”赵汝亮一一回道。
陈铮摆了摆手,命他下去待命,自己有踱步来到高台边上,凝神望着虏骑来的方向,心中暗道:“终于来啦,那就痛痛快快大战一场吧!”
…………
原野上,黑压压的无数铁甲骑兵策马奔来,蹄声滚滚如雷。
一眼望不到头的鞑贼虏骑,从莽苍大地的极远处,涌向数里外的杏山堡,他们对横亘在松杏大道边的长岭山,竟视而不见。
这一幕,使正在山腰高台上眺望的陈铮等人,不由一阵莫名,他们曾经做出一百种设想,当与鞑子接战时,该如何应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