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却只在家门口时,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
如若鞑子进攻的是山海关城,相信他们也定必能做到全力坚守,与鞑子誓死周旋,就如今日之锦州一般,被围城年余,仍然固守如初。
毕竟,他们的亲眷、家财都在此处,若是被鞑虏攻破城池,那么不止是自己会身首异处,甚至连家中父母妻儿都将无存,将尽数被鞑虏屠戮,又或是掳掠为奴。
若是如此,不光是自己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家财无用,自己这一脉的香火也将断绝,上对君不忠,下对父母不孝,而香火断绝,自己身后亦将无人料理。
作为大汉文化圈传统教育思想之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还有什么是比这更让他们无法接受之事?
因此,他们外出作战之时,总是胆小怯弱,总是寻思着如何存活自己这条小命,但他们大多数人为的却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身后的家眷亲人。
人活一世,总要有些奔头!
大部分人都是为了使父母安居,妻儿幸福,即使这些边镇的军卒也不例外。
当然,这里面并不包括那些整日无所事事,成天惹是生非的兵油子,他们大多都是家中已被作得妻离子散,而自己也成了“吃喝嫖赌抽、奸懒馋滑屁”无所不能的兵疲败类。
不过,这些兵疲败类在其他边镇军中,尤其是内地一些镇军之中,或许更普遍些。
辽东这边,自打当年的蓟辽督师、阁老孙承宗提出“以辽人守辽土”的理念以来,各处镇军之中,也多是以辽东当地青壮充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