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你虽忠心许国,又能忠勤王事,然行事乖张,擅行抄捕之事,且行事嚣张,不遵督抚号令,如此做派,确为不妥,朝中言官,对你弹劾攻讦不断,其症结便在于此,甚至内阁,也对此颇有微词。”
崇祯皇帝突然话锋一变:“你虽常年为国征战,建有大功与国。然,长此以往,就算朕一力袒护与你,终非长久之计。”
他叹息了一声,才又继续道:“朕,望你能好自为之,谨言慎行,做事当知遵守国朝法度,切莫再肆意妄为!”
此刻,张诚也不敢再强言狡辩,只能站起身来,乖乖回奏:“臣,谨遵陛下教诲。”
崇祯皇帝看着张诚点了点头,对他恭顺的样子,略表满意,虽然在内心中也对张诚隐隐生出一丝疑虑,恐他位高权重,又嚣张跋扈,将来会成尾大不掉之势。
然如今朝廷正在用人之际,而张诚又是一员不可或缺的战将,且不说其自身熟识兵事,满腹韬略,麾下数万精勇战士。
而其“永宁伯张诚”这个名号,俨然已经成为大明官军之魂一般的存在,但凡有永宁伯在的地方,军心士气必然高涨,无论是对上流贼、建奴,都能一战,且往往都会取得胜利。
面对大明如今内忧外患兼具的情形之下,崇祯皇帝可不敢再行自毁长城之事,在位十余载,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的他,多少还是有所成长的。
对那些只会动嘴皮子的无能官将,他绝不会有所怜惜,自会用铁腕惩处,但对张诚这样既能上阵杀敌,又对自己俯首帖耳的武官,确为现下难得之人才。
…………
“权谋无迹,唯有制衡行其道!”崇祯皇帝耳边不由传来昨日召对时,内阁首辅周延儒的的话语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