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下旬时,宫中忽地发出了几道训斥的意旨,不免让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然而,过后又没了下文……
随着宣大那边的消息陆续传递进京。
他们又再次调整战略,将精力放在了抄家所得之上,声言抄来的资财皆归国朝,理应上交户部,入国库才对。
还有奸商通奴一事,已经不单单是宣大之事,为先公平起见,也应交由进行三司会审,交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堂官一起录问定罪。
在这两点上,内阁大臣们也是出奇的意见一致,他们给与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而且他们也听闻,不止是通奴奸商悉数被捉拿,更有许多宣大地方官将,也牵扯到通奴一事上,自然不能任由永宁伯擅捕擅杀。
他们纷纷上书朝廷,要求将被抓的官将与奸商一起,押解进京,交由三司会审,依大明律定罪论处才是。
按大明律令,职官有犯,凡京官、及在外五品以上官有犯,皆需奏闻请旨,不许擅问。而六品及以下,则听分巡御史,按察司,并分司,取问明白,然后议拟闻奏区处。
就连各府州县官犯罪,其所辖上司都不得擅自勾问,止许开具所犯事由,实封奏闻。
山右八大家在名面上虽是商贾传家,可多则数百年,少则百多年传承下来,哪一个家族中没有几个进士出身,甚或是官将爵位在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