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倒是不怕脱离出体制外,自行发展,以他现有的实力,强行割据宣大一半以上的土地,自成一方势力,也不是不可能。
但若是真的那样做了,就等于同时失去体制给其输血的渠道,虽然这种输血对于勇毅军来说,微不足道,但总也是聊胜于无。
而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一旦真的自立为王,那便会因此而失去大义的名分,虽然这个大义名分只是一件表面光鲜的外衣,其实际上并不能给张诚带来肉眼可见的好处。
但它却是一面旗帜,而张诚举着这面大旗,更能号召天下人!
张诚可不想自己成为后世史书中的叛贼,又或者是贰臣,所以这面代表着正统皇朝大义名分的旗帜,张诚注定要扛到最后。
既然这面代表着大义名分的旗帜,张诚不打算丢弃,那么便不可在宣大地方上杀戮过重,因此除了将赖氏家族连根拔起之外,余者各官各将,自然不会受到大的波及。
早在张家口锄奸行动开始前,张诚就已经与南路顺圣蔚广参将杨天福有书信往复。
而为了进一步拉拢杨天福,张诚更是以他的二夫人杨丽英祖籍豫北,在宣府本地没有亲戚可以依靠为由,提出有意让自己二夫人认杨天福为义兄的想法。
彼时,张诚也已经晋升宣府副总兵,正处于事业如日中天般的上升期间,杨天福又怎会拒绝他主动伸过来的橄榄枝呢?
就这样,杨天福化身一变,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永宁伯张诚的便宜大舅哥,如此一来,赖天寿是杨天福的三姐夫,而永宁伯张诚又是他杨天福的干妹夫。
现在,两边都是杨天福的亲戚,他要帮哪一边,可就得好好仔细斟酌一番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