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宽一身明亮的游击将军制式布面甲,鲜红亮眼,站在南面鼓楼的最高层,任凭晨起的初春冷风吹拂,却是一动不动。
大同城虽然也是商贾云集,南北杂货汇聚之地,然其商业繁盛程度却又不如宣府、太原甚多,这里就好比是一个大的商品转运集散地一般。
城内最是繁华之地,就属南关与南门内的永泰大街,以及东门内的阳和街上,只不过,南关与永泰街上几乎都是外地商号与塌房所在,而阳和街上则多为本地商贾。
所以,贺宽便在永泰街上的鼓楼里亲自坐镇,专一负责对山右八大家商号、塌房等处的查抄诸事,而城内其他涉及到的商号则是由侯芳轲负责。
由于计划周密,加之标营和游兵营中战士,又多以大同本镇军户为主,他们虽然平素对这些商人并无多大好感,然毕竟是本乡本土,加之军纪严苛,无人敢犯。
因此,在大同城、朔州城的查抄诸事,都十分顺利,也都很平静。
清晨起,大同镇标营、右翼营、游兵营各军尽出,在城内各处街口驻守,禁止一切人等通行。
而查抄之事又只涉及通奴奸商,午时才过,各街口的军士也纷纷撤出,同时解除了禁止通行的禁令,全城的商铺也大多正常开门营业。
就算有些商号,依旧是门板紧闭,店铺前又有数名身着甲衣的军士站岗,却并未在城中引起多大的恐慌。
…………
几乎就在大同城开始行动的同一时间,山西省太原府内,也开始大肆搜捕通奴奸人,查抄山右八大家的商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