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年间,巡抚都御史年富更于府城以北修筑北小城,到了天顺年间,都御史韩雍又续筑东小城与南小城。
至此,大同府城的建筑结构与防御体系,便算是基本奠定下来了。
而在大同城内,除了有巡抚都御使、大同镇总兵官等官将之外,还有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代王!
代王,乃大明九大塞王之一,初任代王是大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三个儿子朱桂,洪武十一年时封为豫王,洪武二十五年又改封代王,就藩于大同。
有代王,自然也要有代王府。
代王府是明代规模较大的一座藩王府邸,其以三大殿为中心,建有大小宫殿二十余座,房间屋舍更是多达八百余间。
代王府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代王就藩时就开始建设,于洪武二十九年方始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的小城池,南北长二百三十丈,东西宽也有八十七丈,四面围有数丈高的墙垣。
王府内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承运殿、圜殿、存心殿,是代藩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长春宫、交泰殿、坤宁宫,是代王和代王妃居住的正宫。
大同城,属于是十分方正的棋盘格局,有“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
其四座城门,所对应的四条大街分别是东面的阳和街,西面清远街,南面永泰街,北面武定街,四条大街在城中心呈正十字交叉。
这四条大街的中段又都各建有一楼,东有太平楼,西曰钟楼,南配鼓楼,北修魁星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