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宣府军中其他将士则对之无比羡慕,他们都是军户的出身,生来就是当兵打仗的命。
此前,除了被上官们呼来喝去的使唤,为之种庄稼、做家务,俨然上官手下的奴隶一般,可即使如此也仍然免不了上战场的命运。
可那时每临战事,他们这些普通军士也就是炮灰,不但没有饷银粮谷,就连像样的盔甲军械都没得,就这还要被派在头里冲锋,又或者为上官和他们的家丁断后。
如今日这般足饷实发,又配备上等的盔甲军械,每临战还有实实在在的军功赏,就算不幸战亡也能入得这恢宏大气的褒忠祠,接受万世供奉祭拜,这是何等的荣耀?
这可是他们以前在梦里都不敢想象,就算做梦都梦不到的待遇啊!
他们的心里都念着永宁伯的好,这一切的改变,不正是永宁伯来到北路之后,才发生的嘛?
反观大明其他地方的官军,不还是以前那般样子,就连宣府也只有永宁伯的治下,才有如此这般变化。
许多将士都盼望着永宁伯能够长命百岁,惟有如此,他们作为军人的荣耀才能长久,在宣府军将士心中,张诚就如万家灯佛一般,照耀着他们的一切。
…………
永宁伯张诚来到前宣府总兵杨国柱的灵牌前,恭恭敬敬地给他上了三炷香,杨国柱的尸骨留在辽东阵前,按照他的遗愿安葬于辽东,以陪伴他的父兄子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