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延庆州治下的百姓就有数百人参加了此番援辽之战,当然,今次有许多人家都是领着自家儿子、丈夫的骨灰返回,但其得到的抚恤金和赏银,再加上这段时间的军饷,那也是一笔不菲之数。
忽然,东南方官道上扬起一溜烟尘,十余骑策马急奔而来,当先一人手里还举着一面认旗,原来是前去探查消息的总督张福臻亲兵。
“报督臣,永宁伯骑队距此不足一里。”
总督张福臻还没有说什么,旁边的怀隆兵备道齐玉初就已开口说道:“张总兵好大的架子啊,竟使张督在此久候,他却姗姗来迟。”
张福臻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永宁伯有功于国,乃国之栋梁,我等既不能上阵杀奴,又不能供其粮草军饷,在此等候一时,算得了什么!”
张福臻是读书人中的一个异类,他不怕吃若、又会用兵,曾与蓟辽督师洪承畴联手在西北剿贼,颇有些成效。
不过,他这人的性格比较执拗,近乎不通人情,崇祯五年时就以佥都御史巡抚延绥,但他看不惯杀良冒功之事,每每上书弹劾,因而招致同僚与武将们的集体抗争,终致被崇祯罢了官,以陈奇瑜代之。
崇祯九年清军入关劫掠,北京戒严,这才重新启用张福臻为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紧接着又加左侍郎衔,不久,他便以侍奉老母为由,请辞归家。
直到崇祯十三年才又再次启用,这一次任命他总督宣大,自上任以来,他苦心经营宣大地方的军事防务,多有建树。
正是如此性格,对于怀隆兵备齐玉初的那些话,他才十分看不上,所以对他也就没有了好态度,反倒是对于张诚,他的印象却是十分欣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