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他们现在是有敢战之心,但如果真的战上一场,结果会如何,现在也很难说!
毕竟清军中的勇士们可都是打了老仗的职业军人,而张诚麾下将士虽也算精勇敢战,且装备更为精良,绝对不输清军。
但战场搏杀,并不是说谁的人多,谁的装备更优良,谁就一定能打赢!
更何况,张诚麾下宣府军兵的武器装备,也并没有与清军形成断代差那么大的优势,如此搏杀之时,军士们的战心战意是否坚决,勇敢坚毅程度,才是决胜关键所在。
其实,古往今来的多少大战,该输的却莫名其妙赢了,而本该是取胜的一方,却莫名其妙的输了?
就好比两个人的比拼,没有到最后一秒,谁也不敢说自己就一定能赢。
而真正决定胜负的其实并不是战斗过程上的一点点优势,许多时候比拼的是谁更能坚持,谁能坚持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虽然,张诚麾下的宣府军也不一定就是清军的对手,但至少他们是一支敢战之军,只要敢战就有可能沙场决胜。
而现在清国上下,诸王贝勒们君臣一体,正为自己的计谋而倍感自得。
在他们看来,明军这边不管接下来如何应对,一旦大清国的精骑突入杏山、高桥一带,粮道受袭遇阻,明军必定会军心不稳。
而那时,乱从内起,可就比从外面强攻硬破要容易许多了,更何况,按照马总兵递送来的消息,明军在小凌河口还有大笔囤粮,那边更是容易袭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