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此后,又议了些辽东军事与河南、湖广地方剿贼诸事,最后还是绕回了粮草钱财上面,处处烽烟,处处要钱要粮,户部已是焦头烂额,无力维持……
就这样,无人再提起方同洲弹劾张诚的那封奏疏,大家心知肚明,皇上既不想处置方同洲,也不会因为方同洲那封劾章,而降罪给张诚。
其实,方同洲这封劾章,还是张诚自己花钱买来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两世为人,张诚怎会不知这个道理,所以他才密书一封送给御史喻上猷,请他找人弹劾自己,银子不是问题。
这种自污之事,历史上许多大才都曾用过,张诚自然不会不知道,正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过如此。
用得过了便是笑话,用得妙了便是助力!
…………
今日午时,兵部檄文和圣旨同时送达松山前线,除了嘉勉外,唯一实质性的内容就是张诚暂代宣府镇总兵之职,统一指挥宣府镇援辽兵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