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就有人劝说知府王老爷要格外小心襄阳的城守之事,王老爷还笑道‘献、曹贼都远在川中,他还能从天上飞来襄阳不成!’,我也是这般想法,现下担忧献、曹二贼来襄阳,未免也是过虑啦。”
刘兴国笑着说道:“黎将军自然是过虑啦。即令献贼就算真的生了两只翅膀出来,要从蜀中飞到咱襄阳来,怕也得个十天半月的吧!”
在一阵畅意的笑声中,负责守卫襄阳南面文昌门的游击将军黎民安也是微笑着目送刘兴国前往承天寺方向走去,但他却没有看到刘兴国转身那一瞬间嘴角上挑显出的一脸奸笑。
…………
一线残月才刚刚升起,临近三更天的夜色更浓,襄阳今年的冬天相比往年也是越发严寒了些,尤其是夜间没了太阳光线的温暖,夜风更为酷冷,河面上都结了一层薄冰。
一代巨寇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本是陕西延安府庆阳卫定边县郝滩乡柳树涧堡人,他乃是明朝末年农民军领袖之一,初起时甚至声望一度在闯王李自成之上,既是到了后期,也是唯一能与李自成齐名之巨寇。
他少时曾读书,后又随父做过贩卖红枣的小生意,成年后初为捕快,因事被革职后,又投到延绥镇为边兵,再犯军法被除名,自此流落乡野。
崇祯三年时,二十四岁的张献忠在家乡聚集活不下去的乡民,自己拉起一支队伍起事,自号“八大王”。
因他粗识些字,做过捕快,当过边军,颇知军事,又骁勇刚毅,剽悍顽强,多谋善战,队伍很快壮大起来。
到崇祯四年时,他的队伍就已经成为当时以王自用为盟主的三十六营之一,且是其中最为强劲的一个营,由于他“身长瘦而面微黄,须一尺六寸,僄劲果侠,军中称为‘黄虎’”。
第一百三十三章:襄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