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这样,依旧避免不了争议。
《英雄》被公知们揪着骂,说给暴君洗地。
秦始皇在民间的形象一直都是‘暴君’,主要的的依据是史记。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虽肯定其“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的功绩,但也详细记载了“焚书坑儒”“赋敛愈重,戍徭无已”等暴行,奠定了史书对秦始皇“功过参半、过大于功”的基本评价框架。
自此之后,秦始皇被主流舆论定性为“暴君”,这一形象一直延续了数百年。
大家说起秦始皇,基本都能说两句。
焚书坑儒,修骊山,修郑国渠,修阿房宫,还有就是著名的迟到,全家皆斩……
历朝历代,骂秦始皇是暴君的人都不少。
但骂来骂去,骂不出什么新花样,无非就是暴君,焚书坑书,耗费民力等等……
张辰算是唱反调,而且他的观点比较新颖——华夏历史上分分合合,却始终维持着大一统,根源就在秦始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