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发展起来的共享单车,应用到了少量的物联网技术,但更多的是移动互联网技术。
首先要研发出一个手机端应用的APP,用户通过APP输入车牌号码来获取密码,开锁后,服务器端完成车辆的初步定位和计费。
共享单车发展早期,采用的是密码锁的形式,这个技术并不存在难点。
当然,在技术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用到了物联网技术,譬如GPS定位功能,譬如车辆上锁监测功能。
而且这个项目最初肯定是在大学里投放试点,对于相应的定位功能技术可以稍作放宽。
至于说后来的桩位,电子锁等,技术难度应该也不是很大。
当下受限的是移动互联网端。
这个项目从校园扩散到城市里,没有足够的智能手机,共享单车就是空中楼阁。
除此之外,当应用市场从校园环境变成城市环境的时候,用户需要在手机上看到自己附近哪里有共享单车,所以这时候对于GPRS数据端,GPS定位功能的技术要求就更高了!
实际上在上述条件中,还有一个理念欠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