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都不到了。”
姜远山叹气道:“从开始基建,三天两头的就有业务单位和上级来考察,甚至到企业投产后,依旧络绎不绝规模大一点的厂子还好,吃得消,小规模的化工企业硬生生被吃到开不下去,撤场跑路。”
罗阳:“.”
“话说回来。”
发现自己聊的东西有点偏题了,姜远山随即拉回话题。
他继续教导道:“我倒不是在乎这点钱,而是觉得不值当,放贷本身就是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你这么做,等于是在掐人家的命根子!”
言外之意,你求人家办点别的事情还靠谱,哪怕是政策上打点擦边球的放贷,或是放贷规模等,都有的商量。
现在人家低息放贷给你了,还要去掐人家本来的业务,这就有点不地道了。
虽然能做到,但是没必要!
以前做地产行业,动辄十几个亿贷款,而且走的是融资渠道,资金成本大多在8个点以上,这里面一个月的出入就大了,所以才会养成了罗阳的惯性思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