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三月二十七号,营城船舶试航码头,万吨级货船圣塔雅号雄姿英发,即将开启试航。
彩旗飘飘,欢声笑语,虽然没有用徐斯年准备的鼓号队,吹一曲大巷航行靠舵手,但也足够热闹。
圣塔雅集团算是露了脸,红星厂也涨了威风。
万吨巨轮的交付不仅仅代表了红星厂营城船舶制造厂拥有了大型船只的制造能力,也代表了圣塔雅集团与红星厂合作间的互相信任和默契。
最重要的是,让那些外商们看到了红星厂的诚意和实力,更有信心开拓和考虑长远的合作项目。
目前只有吉利星、圣塔雅和三禾株式会社与红星厂签署了贸易补偿协议,也就是技术换商品的协议。
但红星厂需要更多更先进的技术,不可能只依靠这三家企业就敢说在对外贸易上取得了什么成就。
目前贸易旅行团更多的合作是短期订单式的贸易形式,也就是对方在京完成考察签署采购订单,将定金和预付款汇款至港城东方时代银行的信保账户上。
红星厂这边收到了资金到付通知,便会开启生产加工模式,将订单所需按时按批次生产出来,打包装箱经过调度运往津门港码头,由东风船务联合顺风远洋完成从津门港到港城,再到相关港口的航运运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