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能力建造大船的船厂实在是不多,原材料是一方面,造船的技术也是一种限制。
圣塔雅集团要了两艘散装货船以后,也学东风船务要集装箱货船了。
为什么?
倒不是说圣塔雅集团会抄作业,而是瞄准了红星钢铁集团带头新建的营城港码头。
这里可是标准的集装箱码头,建成以后二十年内会成为东北亚的重要物流港口。
有着合作的方便,内地的联合单位不用讲了,只要是跟港口建设和运营有关系的单位都收到了合作邀请。
红星钢铁集团对营城港各个细化的项目进行了广泛的投标作业,也算是一种经验积累了。
国内的企业有方便,合作的外企也很眼馋营城港这块大蛋糕。
圣塔雅集团有一个很特殊的便利,其入股的建筑工程总公司是营城港最大的建筑单位。
为了更广泛地参与到相关工程的建设工作,圣塔雅集团一度从国内抽调了大批的工程师队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