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人听着多,看着吓人,实际上在调整到三产工业中以后,真正需要红星厂安排到轧钢工业体系内的,也许就一万多人了。
正符合李学武与刘向前等人沟通的那样,这些人会与轧钢厂的职工一起完成三班倒的生产工作。
今年轧钢厂一定会再次超额完成上面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
赚多少钱不确定,但能确定的是这五万人是有能力吃下来的。
况且这五万人也不是一股脑地塞过来,要等着三产工业那边的车间建设完成,机械设备和技术整合调控后才能开始安置和搬迁工作。
每个工厂可能都有机加工部门,或者维修部门,或者劳保用品生产部门,这些就不能重复建厂了。
对应的机械设备、技术储备、工人干部等能在三产工业中找到的,都会被合并到红星厂已有的生产秩序中去。
找不到对应生产类型的,则是以新的生产车间为基础,整合成为新的三产项目车间。
红星厂的三产工业是没有工厂结构的,统一归三产管理处管理。
而下面则实行车间负责制,该生产什么由管理处决定,怎么生产和如何更多的生产则由车间决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