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变,如何准备,这是回收站在未来十几年内必须面临的重大抉择。
有这十几年的存在,可能未来他们能走的路更长远,更有自主和决断。
回了老彪子的信,回了西琳的信,又看了边疆的报告,以及钢城的报告书,总算是对自己产业大概情况有了个了解。
这里当属边疆的发展最为薄弱,盖因边疆回收站的成立时间太短,基础太过于薄弱。
这还是有许宁过去边疆办事处主持工作,对他们照顾有加呢。
再加上承接办事处与地方的业务,早有大商人的底子在,不输于零基础起步。
丁万秋独当一面,很有干劲和闯劲,为了早日去港城,也要有资本完成自己的目标,他是豁出老命了。
肖建军年轻,但有思想有文化,更跟着丁万秋学着真本事,他的发展才是李学武最为看好的。
至于说大春和赵老五,两人的发展因为家庭出身和教育、成长背景关系,限制了未来进一步提升自我。
即便是有时代的机遇,有平台的辅助,这样的人也难当大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