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向允年打电话引荐余大儒这件事,李学武没有做,但在余大儒离开后跟对方通了气。
向允年知道李学武是以刑侦专家的身份参与了案件的侦破工作,但他办的是纪监工作,没多少交集,所以也没想着主动联系。
这一次余大儒倒是会穿针引线,把两人又联系在了一起。
对于李学武所说的案件疑点,以及对余大儒和他背后关系的提醒,向允年倒是没多少意见。
他是专门查干部的,还真不怕这些人内斗,就算是搞一些手段都无所谓,只要能抓住小尾巴。
连续几次跟李学武合作,向允年都吃到了便宜,在系统内部进步的很快,算是青年干部代表了。
这一次巧遇李学武,话里话外的,已经在谈最后利益怎么分配了。
要是没有余大儒这个搅屎棍,李学武还真不想掺和这个案子了,现在被他这么一搅和,不下场都不行了。
所以李学武给向允年的意见是,谋而后定,不用跟余大儒接触,那狗人鼻子灵的很,知道怎么配合。
至于最后的利益分配,李学武没说的很清楚,在他估计,这个案子查到最后,很可能又是一张纱布盖下来,你看得模糊,不一定怎么处理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