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解决了轧钢厂的发展空间限制,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轧钢厂的人事困局。
用贸易项目契合当前的政策,钻了一个不小的空子,把所有的项目都联系在了一起。
要说他的胆子大,那是真的大。
政策下达后,很多人的理解就是系统内部,或者临近工厂,最多也就是一个城市工业管辖内的厂子互相交流产品而已。
他不,李学武的思想比较开放,直接放眼全国,用轧钢厂的产品关联其他工厂的产品。
这还不算,又用京城的产品关联其他城市的商品,走了一条当前没人敢走的道路。
重点是什么?
重点是贸易项目实施多次了,可上面没人说,相关部门也没人来追究此事。
个中原因杨凤山有思考过,这跟当前各地区保守的政策和形势,以及京城日益增加的人口和物质需要有关系。
为了满足京城当前的物质需要,打破各地区的物资交易壁垒,绕过计划经济的枷锁,探索一条互动经济的道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