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两个圆,处于相切的关系,但又不完全融合在一起。
尤其是真正的中医在用药方面,要对应的是每个人的体质、病理,具体到每一张的药方,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药量加减法的改变。
没有现代医学那种,什么病就用什么药的硬性规定。
照本宣科,绝不是一名成熟的中医,因为中医的精神内核,就是传承。
尤其是什么把脉、望气、针灸,更是多了很多的神秘色彩。
非老中医,没这类能耐。
培养出一名合格的中医,比流水线一样地培养出一名医学生难了很多,那需要用一生去实践,历史上的医学大家,皆是如此。
像是创作出《伤寒杂病论》的医圣·张仲景,家人都死于伤寒之中,他便致力于此道精研一生,才给后世留下了瑰宝。
外科鼻祖的华佗亦然,还有收集了前人经验创作出《千金方》的孙思邈...
实践,才能出真知嘛,在这方面,合格的现代医学生,也需要日积月累的问诊之后,才逐渐掌握了这方面的技能。
久病成医,更是让不少人没有学习医学知识的情况下,知道了什么情况下该吃什么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