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交通不便的州现在属于——燕。
根据各方汇聚来的情报可以推断出,当地的统治者仍然是益州刺史刘焉,但民间最信任的却是——太平道。
似乎当初平息边章、北宫伯玉反叛的军事行动中,有许多太平道徒和渠帅坛主逃到了巴蜀益州之地,而由于山高路远政令不通,没有受到朝廷剿灭太平道命令的影响,进而同五斗米道、天师道等本地道派融合,产生了一个新的道派。
他们派出使者联络了冀州巨鹿的太平道总坛,表示仍愿意使用“太平道”之名,益州刺史刘焉及其子刘璋也愿意归顺皇帝和燕王,但希望有足够的独立性。
刘备同皇帝以及三公商议之后,封刘焉为蜀侯,益州并入燕王治下——谁知道他们一个东北一个西南是怎么并的。
第六百三十七章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有谋士猜测,刘备可能是为了避免同时受到齐恒公和晋文公的夹击,刻意合并了晋地南方的益州,那里虽然很难通行,但作为威慑已经足够了。
整体来说,“蜀”是一块既属于燕,又有着自洽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飞地,它即使面积远超其他一些势力,比如当时被江东无郡围攻的“楚”,也绝没有一统天下的能耐和资格。
就像晋文公董卓虽然接纳了并州刺史丁原为手下,却没有接收他地盘的兵力,而是让他作为燕晋之间的缓冲带一样。
——【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