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霸那家伙,终究还是对自己战胜他而有所不满,在入京勤王的具体做法上事事持和自己相反的观点。
勤王,或者说清君侧,就是朱儁最终告知这批徐州文武的起兵理由,而且他还拿出了皇帝写下的密诏,诏书中称他被十常侍暗害,已无法理事,请朱儁在外地悄悄募兵勤王,将十常侍一网打尽云云。
这诏书内容……听起来颇为可疑,即使以孙坚的见识,也知十常侍原本便是灵帝的爪牙,而此密诏无疑是说皇帝被自己用了半辈子的工具咬了手。
不过,无论如何,勤王这个理由本身是挑不出毛病的,而“王越放任行刺十常侍的凶手逃离洛阳,证明‘剑圣’对他培养出来的那些宦官已经失望”,听起来也很有道理。
至于孙坚和臧霸的观点矛盾之处,则在于这一行动中的“风格”。
孙坚因为觉得“这诏书有点可疑”,所以希望行事留些余地,如果沿途遇到旅人或商队,随便编个理由混过去即可,但臧霸似乎对那诏书深信不疑,表示既然皇帝发的是密诏,又要求秘密行事,那么得知此事的任何人都得扣下,执意要走的便杀之以绝后患。
真正可以决断此事的朱儁并未做出决断,于是此事的参与者们就此展开了一场辩论,其中陈登和糜竺因为事不关己而保持中立,陶谦、曹豹、曹宏支持臧霸的看法,而张昭、王朗和赵昱坚决反对。
陶谦道:“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安室一屋乎?”
张昭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陶谦道:“勿以恶小而为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