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
关于作家和知识分子会受到怎样的待遇,这确实得视年代而定,大部分时间,所谓的作家和知识分子都是统治阶级的眼中钉,是下层民众眼中的寄生虫。
上层的人有时候厌恶他们管不住自己的嘴,于是就挥舞着大棒在物理层面上让他们闭嘴,下层民众很多时候更是不觉得这些动动口写写字的人有什么用处,时机一到,准会想做点事情给这些人一点颜色瞧瞧。
很不幸,沙皇尼古拉一世时期,俄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发展掩盖了矛盾已经十分剧烈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从尼古拉一世的角度来看,你们难道看不见我沙俄正蒸蒸日上、一往无前?
如此辉煌的成绩,一个个为什么还要说三道四、喋喋不休乃至发动什么武装起义?
刁民!全都是刁民!
根本看不到沙皇为了帝国是何等劳苦!
总之,自1825年血腥镇压了一批进步军官的武装起义后,俄国国内的风声就一直很紧,如果米哈伊尔没记错的话,这一时期在外交方面,尼古拉一世加紧对于欧洲革命运动的镇压,俄罗斯也因此获得了‘欧洲宪兵’的美誉,等到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俄罗斯随即颁布了严厉的报刊审查法令,被世人称为“铸铁般的报刊审查制度”。
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一大批作家学者都遭到迫害,有些过度参与的作家,像是于1847年加入了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陀斯绥耶夫斯基,正是因为在其中讨论社会改革,在1849年以“反政府活动”罪名被捕,判处死刑。
尽管最后行刑的关头得到了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赦免,而且沙皇尼古拉一世未必真有杀他的意思,多半只是吓唬一下。但只要是个正常人,遇到这种事情,整个人多半也是已经被吓废了,再也不敢掀起任何风浪。
陀斯绥耶夫斯基可能不是常人,但米哈伊尔绝对正常的不能再正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