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聊天的过程中,米哈伊尔倒也听出了赫尔岑的一些想法,在赫尔岑看来,对于一个满腔热情、有志于公共事务的青年贵族来说,俄国是没有发展空间的。
这样的想法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对于米哈伊尔而言,他的亲人和朋友们以及他们这些人共同的事业,如今全都扎根在俄国的土地上,如果后面没有被搞,米哈伊尔倒是希望自己能够带领《现代人》熬过1848年以后那段最为艰难的日子。
还是那句话,既然已经在这个位置上了,米哈伊尔愿意承担起自己应该负的责任,纯享受好处却一点事情都不做,这像什么样子?
当然,前提是米哈伊尔并没有被关注到且被采取一定的措施。
真要这样的话,米哈伊尔倒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至少他确实是正在写一些并不容易被审查的稿子,这样就算他人暂时不在了,《现代人》杂志倒是也能靠这个继续维持下去。
怎么越说越感觉自己像在立fg
总之就这样送走赫尔岑以后,米哈伊尔却是又跟别林斯基聊了一会儿。
只因赫尔岑此次前来除了来见见米哈伊尔这位圣彼得堡文学界如日中天的新人以外,也是跟米哈伊尔商量了一阵让别林斯基出国疗养的事情。
这年头出国疗养所需的费用可不是一般的大,虽然《现代人》杂志的销量如今越好越好,但为了避免给杂志的财政造成太大的压力,帕纳耶夫在同米哈伊尔他们商量了以后,还是决定尽量也在别林斯基的朋友们那里寻求一定的支持。
一方面别林斯基的朋友们基本上都是贵族,钱财这方面比较宽裕,另一方面就是以别林斯基如今的年薪,之后还清这些朋友们的欠款也并非是什么难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